过度“烧脑” 小心大脑一片空白

【中医养生】时间:2023-07-0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很多脑力工作者和学生经常会遇到以下情况:在工作或学习过程中,如果长时间地认真思考,有时会感觉脑袋上像是罩着一个塑料袋,并伴随着一些不舒服的症状,如头晕、头痛、耳鸣、听力下降,反应变得较之前迟钝等。这些不舒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否与用脑过度有关?

“头裹塑料袋”病机有虚有实

第四届国医大师、湖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凃晋文认为,这里所谓的“头裹塑料袋”般的不舒服,其病机有虚有实,虚实夹杂。

凃晋文指出,《黄帝内经》中就有“因于湿,首如裹”的经典描述,意思是一个人如果被湿邪侵扰,头部就会感觉到沉重,像是被缠裹住一般。中医认为,湿邪属性为阴,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的特性,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而头为“诸阳之会”、脑为清窍,轻清灵动是其本性,脑窍轻灵状态下,人会表现得神志机敏,工作、学习效率高,遇事应对自如。当人体被湿邪所困时,清阳之气被阻遏而无法上达脑窍,就会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听力下降等一系列不适。这是病机“实”的一面。

此外,“脑为髓之海”,与全身的精微物质有关,“诸髓者,皆属于脑”,脑力工作者或者学生经常需要进行长时间思考。如,为了中考、高考,此前很多考生都铆足干劲做最后的冲刺,不可避免会用脑过度,进而损伤精血,劳伤心气,耗伤心血,使气血、精髓不能充分荣养头窍,从而出现了头晕、头痛、头身困重、视物不清的一系列“脑髓失养”的症状,同时也会伴随着记忆力下降、耳鸣、胸闷、食欲不佳等一系列表现。这是病机“虚”的一面。

年轻人缘何用脑过度

肾藏精,精生髓,髓汇聚而成脑,故脑与肾的关系非常密切。湖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丁砚兵表示,年轻人所谓的“肾精充足”,其实是相对年老者而言。工作、学习压力过大,用脑过度的年轻人群,如果机体无法得到较好的休息,也会肾精不足,从而出现“脑髓失养”的一系列症状。如果出现长时间持续性反应迟钝、头重如裹等情况,要立刻放下手中工作,充分休息,则可有效缓解部分症状。

如果已经感觉到大脑处于疲劳状态,却还是不停下手头的工作或学习任务,使大脑长时间处于思考状态,则可能导致用脑过度,常见的症状有:头昏眼花、听力下降、耳朵发热、四肢乏力、困度增加;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欠敏捷、反应迟钝;出现恶心呕吐、胸闷不适等。

如果出现上述表现,说明身体在提醒你现在已经处于“脑力”透支甚至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状态了,如不及时调整,会逐渐累及人体的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引起一系列复杂病变,严重者还可引发猝死。

用脑的同时也要养脑

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为了避免用脑过度,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劳逸结合。丁砚兵建议,脑力劳动者或即将赴考的学生,每天即便再忙也要留出一定的休息时间来养脑,最好的方法是躺下来放松,或安枕大睡,往往一觉醒来倦意全消,再次投入工作或学习时效率更高,事半功倍。同时,减少影响身体健康的不良行为,如熬夜、吸烟、酗酒等,也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可以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如听音乐、练书法、绘画、散步等,也有消除疲劳的作用。

凃晋文指出,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饮食不节、多食肥甘、忧思劳累,导致脾胃运化失常,痰湿内生,蒙蔽清窍,出现“首如裹”之不适,甚至出现头晕、疲乏、大便不成形等。所以在生活中除了要注意劳逸结合,更应勤锻炼、调情志、慎起居、节饮食、少忧思。

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找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诊断,辨证施治,运用中药调理,或者针药并用,使“脏腑得调”“脑窍得清”“脑髓得养”。

以下推荐两种中医特色“养脑法”。

按摩头部穴位

选取百会穴(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处)、太阳穴(位于头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风池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风府穴(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等,进行穴位按压、按揉,以缓解症状、养心怡神。

养脑艾灸法

选取下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神阙穴(位于脐部中央)、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旁开1竖中指处)等进行艾灸,以受灸者能够耐受、自觉舒适为度,注意避免烫伤皮肤。适当进行艾灸,可温运中焦、健脾祛湿。

(本文摘编自《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23年6月刊)


作者:孙学达 胡梦

本期编辑:肖可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