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应有序活化文化遗产 增强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

【物质文化遗产】时间:2023-11-01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的智利史上最年轻的总统加夫列尔·博里奇一下子就火出了圈。这位85后总统不仅爬长城、游故宫,还去了北京潘家园“淘宝”。在游览中,博里奇先后购买了插屏、状元塔、小观音铜像等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商品。网友们纷纷调侃,他来北京前一定是做足了“攻略”,而这位出圈的网红总统更是再一次把中国北京文物艺术品市场带进了全世界大众视野。那么,北京目前在全世界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呢?

  10月28日,北京印刷学院北京文化产业与出版传媒研究基地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北京文化产业蓝皮书: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2-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该《蓝皮书》指出,北京地区处于全球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核心地位。

  据该《蓝皮书》课题组专家介绍,2022年上半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成交量为57.05万件(套),成交额为238.42亿元。其中,中国内地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成交量为25.67万件(套),成交额为134.08亿元。北京地区市场成交量与成交额分别占据中国内地总成交量与总成交额的52.71%和62.77%,居首位,主导着中国内地的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方向。北京地区市场成交量占据全球市场总成交量的23.72%,成交额占据全球总成交额的35.3%,超过1/3。而随着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上涨,近年来文物艺术品基础市场的交易活跃度亦明显提升,使更广泛的大众进入收藏市场。

  不过,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北京地区虽然已经处于全球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核心地位,但值得关注的是,北京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仍存在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文化遗产数字化利用率低。北京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品类众多,但目前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率并不高。文化遗产资源呈现方式与AR、VR等新技术融合较少,不够立体鲜活,形成的文化产品形态单一、功能单调、缺乏感染力和市场吸引力,这大大降低了文化遗产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效率,巨大的文化价值很难释放。

  二是文化遗产开发品质不够高。虽然故宫、天坛、颐和园等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上走在了前列,但是北京大多数的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品质不够高。历史名人文化、胡同文化、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并没有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讲述历史故事,形成文脉传承。

  三是文化旅游内涵挖掘不足。文化的身份意义和游客追求身份认同的动机,使文化具有旅游吸引力属性,也使文化变成旅游资源,文化和旅游的关系因此而产生。虽然北京文化遗产地是重要的甚至是首要的旅游目的地,但是“到文化遗产地旅游”和“文化旅游”是两个层次,所起到的作用亦相去甚远。文化旅游融合在于重组文化、旅游生产消费链条,实现深层的互相交叉融合,实现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文化生产消费的市场动力和体验价值。因此,通过游客与文化记忆的连接,促进心灵空间的营造,才是文化旅游的目的。

  总之,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处于全球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核心地位,应有序活化文化遗产,增强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这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厚植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