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我国古老智慧与文化的结晶,以其独特的韵味与健康益处,在饮品的世界中独树一帜,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饮料。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和茶氨酸,分别具有抗氧化、抗疲劳,和缓解情绪的作用。研究表明,经常饮茶不仅可以降低糖尿病风险,还能够改善心血管健康,增强认知能力,并有助于控制慢性病。
在当代社会,生活和工作压力日益增加,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和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身心的平衡,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茶叶市场需求的增长。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茶公司”)相关负责人指出,茶产业兼具健康和文化属性,前景光明。
为国谋茶 谱写新中国茶产业发展史
中茶公司成立于1949年,由当时的中央财经委员会批准成立,第一任经理由时任农业部副部长、后被尊称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出任。作为新中国贸易系统中最早建立的全国性专业总公司,统一经营和管理全国茶叶的收购、加工、出口和内销业务,是当时国家外汇的主要来源,为国家各时期经济建设大幅出口创汇、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夯实了我国茶叶产业再度复兴的基础。
2024年,中茶公司历经75年的产业发展和积淀,已拥有覆盖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红茶、黑茶传统六大茶类以及花茶(再加工茶)的全品类茶叶产品体系。在福建、云南、广西、湖南、浙江、安徽、陕西、贵州等地区拥有可控茶园基地22万亩,并在福建闽北和云南拥有两个原料中心。同时拥有18个加工基地及线上线下全品类的销售网络,覆盖云南、广西、福建、浙江、江苏等主要茶叶主产区,各个茶类均建立了自主产能,线下门店已有2500余家。
中茶表示:“近年来,中茶公司始终保持行业内综合实力第一,在2023年被茶叶流通协会评为‘2023年度综合实力百强茶企’第一名。同时,中茶公司也是国内茶叶原料采购规模最大的茶叶企业,采购量达到2.5万吨,在各地茶叶经济发展、茶农增收中起到了带动作用。”
守正创新 科技赋能“三茶”统筹发展
茶产业不仅是我国传统的农业产业,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代表,茶产业通过优化生产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茶叶种植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茶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推动生态农业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中茶公司在历史上拥有“当代茶圣”吴觉农、黄国光、庄任、冯绍裘、张天福、于宝森、施云清、王郁凤、胡浩川、陈应明、方翰周等一大批茶界著名专家,是中国现代茶科技的摇篮。进入新时期后,中茶公司加大科技人才培养,拥有茉莉花茶技艺、黑茶技艺、乌龙茶制作技艺、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非遗传承人及多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特级茶叶大师和高级专业技术大师,成为公司传承创新的实力保障。
从20世纪50年代起,中茶公司先后成功研发了白茶加温萎凋加工技术、新工艺白茶加工技术、普洱熟茶加工技术、炒青绿茶窨制花茶工艺、红碎茶加工技术、速溶茶加工技术等,现在已经为茶行业所广泛应用。目前,中茶公司拥有技术委员会及中茶科技公司,推动六堡茶快速陈化工艺、滇红智能化萎凋发酵系统、莉花茶低温窨制技术等落地投产,探索茶叶深加工技术,同时,将茶产业与高科技跨界融合,运用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茶园,运用大数据技术打造5G云仓,与航天技术结合登陆中国空间站,提高茶企的现代化科技含量,提高了传统茶企的效益效能。
中茶公司先后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项,地方标准22项,行业标准3项,团体标准17项,并加入企业标准“领跑者”联盟,制定并发布全品类9项企业标准,通过“高于国标、高于行业、高于出口”的标准体系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引领行业进步。
以茶富农 “乡村好资源”变成“特色好产品”
中国的茶产区分布很广,涵盖了从北到南多个不同的气候带,同时茶叶的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与一般农作物不同。茶圣陆羽曾言:“烂石出好茶。”具体来说,土壤贫瘠、石质疏松的地方往往能生产出优质的茶叶。不与粮食“争地”的特性使得茶产业成为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一支奇兵。
小小一叶茶,不仅致富了一方百姓,也绘就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画卷。中茶公司作为中国茶产业的龙头企业,发挥技术优势,为茶农脱贫致富开启了一扇“科技之窗”。“十四五”期间,中茶公司通过组建一支政治过硬、专业能力突出、与三茶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科技特派员队伍,开展结对帮扶,累计向3000余名县乡村干部培训茶叶专业技术知识,为各茶区注入“中茶标准”,解决茶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问题。
“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中茶公司不断探索以茶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特色做法,形成了“产业带动、品牌拉动、科技驱动”的中茶乡村振兴模式,将“乡村好资源”变成“特色好产品”。携手2州14县打造60余款“中茶+特色名优茶”产品矩阵,形成“山水中茶”系列产品,同时派出科技特派员队伍,让科技特派员把科技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本期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