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以明志 气以臻道 ——走进上海市气功研究所中华气功史陈列馆

【医学经典】时间:2024-05-2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上海市气功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3月12日,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单位,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从事气功科研、教学、医疗、文化传播和国际交流的专业机构。中华气功史陈列馆坐落于上海市气功研究所三楼,整体布局古朴典雅、错落有致,以中华气功数千年发展历史为“脉络”,以医、道、释、儒、武等不同流派和经典丰富的理法方术为“血肉”,勾勒出中华气功宏伟壮观的“身躯形廓”和饱满充盈的“精神气质”。中华气功史陈列馆是迄今为止国内在气功专业领域内规模最大、内容最全、规格最高、时间跨度最大的展馆。

中华气功史陈列馆的由来

        中华气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瑰宝,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起源于4000~5000年前的唐尧时期,在2000多年前的中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及其他著作中已有大量记载,此后更涌现了大量文献史料,出现了丰富多彩的气功功法及较完整的气功理论,为中华先民的医疗养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气功史陈列室”建于1993年,并于2006年和2015年先后两次进行扩建、翻新和重新布展。陈列馆以陶器、玉铭、青铜镜、石窟、碑、竹犊、壁画、字画、书法等实物辅以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展示了中华气功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反映各历史时期的学术理论和特点。2015年上海市气功研究所成立30周年之际,提出构建现代气功研究“气以臻道”学术思想的倡言,陈列馆也更名为“中华气功史陈列馆”,馆内设有序厅、北厅、南厅共三个部分,内展品内容更加丰富,历史脉络更加清晰。

        三十余年间,陈列馆接待数万名国内外观众,其中不乏慕名而来的专业人士,还有为数众多的气功爱好者,他们纷纷表示大开眼界、获益匪浅。上海市气功研究所通过中华气功陈列馆这一宣传普及气功科学知识的重要教育基地和展示窗口,以物论史、以史增信,史以明志,气以臻道,向国内外观众展现气功这一古老悠久而又新颖蓬勃的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呈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灿烂辉煌。

中华气功史陈列馆展厅介绍

        序厅:浩然大“氣”

        序厅尽头刻有《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经文的背景墙中,可见一个磅礴大气的“氣”字,取自于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书法作品,下方为三足两耳铜鼎“方鼎”,寓意“气功”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极其丰厚充实的智慧。

正厅两侧走道上分别镶嵌和悬挂着两组具有代表性的展品。左侧边墙上悬挂有四幅巨型画作组成的长沙马王堆出土帛画《导引图》,图中有44幅人像练功导引姿势,男、女、老、幼均有,多为徒手操练,也见持器械运动,《导引图》是现存最早的导引图谱。右侧是一组战国初年著名气功文物《行气玉佩铭》的艺术装置,“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三十六个阴刻篆书描述了一个天人相应的深长呼吸过程。据郭沫若考证,其完整、系统地记载了古人的行气方法,是吐纳练功的最早实物记载。

        北厅:气象万千的中国古代气功发展

17115111213791432_1890x1166.jpg


        北厅为“古代气功的发展”,通过陶器、玉铭、碑拓、简牍、字画等复制品配合图文展板,连接起气功的起源以及在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金元和明清时期的发展。参观者在此可以看到4000~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描绘古人仿生导引的舞蹈纹彩陶盆、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创造的先天八卦排列图、张家山汉墓出土的导引专著竹简《引书》、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现存最早的导引帛画《导引图》、战国时期记录天人合一呼吸方式的十二面棱柱体《行气玉佩铭》等仿制品,以及古代气功行者“返观照察”所得的玄妙深邃的《修真图》和《内经图》石碑拓片等诸多展品。

         跟随历史的步伐,观众逐渐领略到气功从萌芽到壮大,从融入主流文化到学术思想兴盛。早期的气功,源于古人静坐冥思、群居舞蹈、仰观俯察……在医、道、儒、释、武等各家思想流派的滋养和充实下,气功学术日渐丰富和充盈,诸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致虚静,守静笃”“坐忘”“心斋”“禅定”“止观”“抻筋拔骨”等理论和技术,奠定了气功修炼的基础。各种经典功法层出不穷,其中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易筋经、四禅八定、六妙法门、周天功、内丹术、太极拳等功法流传至今,广受欢迎。历代典籍如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晋代葛洪的《抱朴子》、梁朝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唐朝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宋代张紫阳的《悟真篇》等为现代气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留下了宝贵的养生经验。

        南厅:波澜壮阔的近现代中国气功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近百年和成立后的七十余年间,气功以不同以往传统的发展方式显露其独特魅力。“第一次气功热潮”期间,刘贵珍、陈涛这两位新中国气功事业的先驱者,继承整理创编气功疗法并应用于临床,创办专业疗养机构,培养专业人员,为现代气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北戴河气功疗养院和上海市气功疗养所这两所专业机构以及它们所创编的“内养功”“放松功”等被当时荣誉之为“南北双壁”,共同推动了第一次气功热潮的出现。

        跟随历史的步伐,观众逐渐领略到气功从萌芽到壮大,从融入主流文化到学术思想兴盛。早期的气功,源于古人静坐冥思、群居舞蹈、仰观俯察……在医、道、儒、释、武等各家思想流派的滋养和充实下,气功学术日渐丰富和充盈,诸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致虚静,守静笃”“坐忘”“心斋”“禅定”“止观”“抻筋拔骨”等理论和技术,奠定了气功修炼的基础。各种经典功法层出不穷,其中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易筋经、四禅八定、六妙法门、周天功、内丹术、太极拳等功法流传至今,广受欢迎。历代典籍如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晋代葛洪的《抱朴子》、梁朝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唐朝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宋代张紫阳的《悟真篇》等为现代气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留下了宝贵的养生经验。

        “第二次气功热潮”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世纪末,习练气功的团体组织遍布开花,传播气功的杂志书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气功的科研和教育也走向专业和精深,气功人才队伍培养多样化、正规化,气功事业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气功用于麻醉的研究”1987年获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把中医、气功、特异功能三者结合起来加以研究,以系统理论、创新理论指导人体科学的深入开展,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传统气功的科学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这一时期的一系列照片、书信、文稿展品中可以看到:气功走出国门传播到五湖四海,以日本、美国为代表的当地气功团体都非常活跃。国内,一批全国性和世界性的气功组织先后成立,其中包括世界医学气功学会、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等。国内外的气功交流活动十分活跃,上海市气功研究所举办的“中外气功研讨会”,自1986年以来已连续召开17届,成为一张享誉国内外的气功文化交流名片。

        但在气功发展一片红火热闹中,不乏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对此,政府在2000年前后对气功事业提出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并积极推动健身气功和医疗气功的全新健康发展。国家体育总局先后推出了“健身气功·八段锦”“健身气功·易筋经”等十余套健身气功功法,并将其列为第97项体育运动项目。

        陈列馆数字化导览

        中华气功史陈列馆为国内外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华气功起源、形成和发展的窗口,向公众客观展示了中华气功的文化内涵、特点和来龙去脉,帮助功法爱好者正确认识、看待和学习中华气功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

        近十年,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陈列馆的展示提供了灵感和技术支撑。中华气功史陈列馆利用多媒体影像、屏幕投影、虚拟现实、触控屏幕等多种数字化展示形式,陆续推出了10种语言的语音导览系统、气功史陈列馆虚拟现实(VR)、“魔镜”互动体验和太极健康八段锦教学应用(APP和在线网页)。通过这一系列数字化导览,呈现给中外观众以视、听多角度、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的全新观展体验。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中华气功史陈列馆,将中华气功的发展脉络以更具趣味性、互动性的方式传达给他们,带来友好、独特、直观的观展览体验,帮助他们以更易理解与接受的形式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史以明志,气以臻道

        上海市气功研究的发展过程,先后经历了上海市气功疗养所、上海中医研究所和上海市气功研究所三个阶段。自1985年3月12日上海市气功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至今的近四十年里,研究所坚持科学态度、弘扬科学精神,对祖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的“气功”开展了系列科学研究,并积极推进气功在医疗、教学、文化领域中的应用,对中国当代气功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中华气功史陈列馆浓缩了数千年恢弘壮阔、澎湃浩荡的气功历史发展历程,向中国、向世界讲好气功千年发展的故事,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随着气功事业的不断向前迈进,上海市气功研究所在“术以指道”“象以揭道”“学以载道”“气以臻道”的学术思想引领下,将继续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研究的互动、交流与融合,进一步挖掘出现代科技文明下的人文精神,彰显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和开放包容。


作者:沈晓东 竺英祺

本期编辑:李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