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百草油历史文化长廊。
在中药界,“广帮”有两个所指对象。其一是指以明代嘉靖年间山西省太谷县广盛号药铺为源头的广字号(广升誉、广升远)药业商号,即太谷广帮;其二是指本文所要介绍的明清时期广东籍药商群体,即岭南广帮或粤商药帮。
“岭南”是中国南方五岭山脉以南地区的概称,时常用作广东省的代称。岭南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明清至民国时期,岭南广帮为南方与北方、国内与国外的药材贸易和中成药产业的发展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特有的气候与地理环境成就了岭南药业
岭南丰富的药材资源和便利的航运条件,成就了历史悠久的岭南药业。
由于五岭山脉阻断了北方呼啸而来的寒风,岭南地区是海洋气候和内陆气候的交汇区,气候温暖、雨热同季,光、热和水资源充沛。这里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适宜多种多样药用植物的生长繁育。其中,在素有“岭南第一山”“百粤群山之祖”美称的罗浮山,生长着1200多种植物药材。岭南所产“广药”与四川所产“川药”齐名,几百年来“川广药材”一直是药铺的常用广告语。
公元4世纪,东晋医药学家葛洪隐居罗浮山30多年,采药炼丹,试种地黄、黄精等药用植物,其《抱朴子》《肘后备急方》等著作对罗浮山里的中草药多有记述。北宋文学家苏轼被贬惠州期间,曾写下颂赞罗浮山特产荔枝的名诗《食荔枝二首·其二》:“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登临罗浮山,在道士的陪同下,寻觅和辨认山地药材。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岁末,他依据自己在庭院里种植草药的切身体验,创作了组诗《小圃五咏》,用精炼的诗性语言吟诵人参、地黄、枸杞、甘菊、薏苡等五种常见中草药。宋代,罗浮山冲虚观附近逐步形成岭南最大的中药材交易集市。明末清初学者、诗人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一书载曰:“药市,在罗浮山冲虚观左,亦曰洞天药市。”
岭南与内地的货运通道除穿越五岭的驿道之外,大宗货物主要走海路。岭南地区三面环海,拥有广州、新安(今香港和深圳)、潮州、徐闻等众多港口城镇。其中,广州港自公元3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发展为全国第一大港。日本学者真人元开所著《鉴真和尚东征传》成书于公元779年,书中记述了珠江口广州港的江面景观:“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来船,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明清两代,广州港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1718年,第一批西洋参由加拿大运抵广州。此后100多年里,由于西洋参进入中国主要通过广州口岸,长江流域和北方市场上的西洋参大多来自广帮药商,因而业界习称之为“广东人参”。
清代康熙年间,海禁解除之后,广州、潮州等地的岭南药商为降低运输成本,积极开拓南北药材交易的海上航路。他们雇用多艘大型海船,组建配备土炮、弓箭等防海盗武器的船队,船头漆成红色,船身绘大眼鸡作为标识,民间习称“红头船”或“大眼船”。初春季风北吹时节,船队张帆从广东出发,将广巴戟、益智仁、砂仁、广陈皮、玉桂、广藿香、槟榔等“南药”和来自海外的西洋参、龙涎香、犀牛角等“洋药”运抵北方大港天津。秋季,岭南药商船队满载着货物从天津启程,将黄芪、甘草、麻黄、肉苁蓉、关东人参等北方药材运回岭南。
广帮成为中成药生产和销售大帮
清代至民国时期,岭南本地药材种植产量和药材进出口量都有明显的增长,药材、药品交易空前活跃。乾隆年间,神州四大名镇之一的佛山镇在畸岭街建有参药会馆,药材集市上药材品种齐全,既发卖本地和外省药材,又出售海外进口的多种名贵药材。清代后期,广州药业经营分为南北(主营药材批发)、西土(主营岭南药材)、参茸(主营参茸药材)、药片(主营饮片)、熟药(主营汤剂)、丸散(主营成药)、樽头(主营冬虫夏草等名贵补益药材)、生草药(主营未经炮制的药材)等八个行当或门类,俗称“八行”。八行通过同德堂、大昌堂、昭信堂、杏泉堂等行业组织,参与公益捐款、集资兴建中医药学校等社会活动。
借中药材资源之利,岭南地区中成药制作起步较早。东晋时期,海幅禅院创制用于治疗麻疹的金汁水。明代,罗浮山天华宫(今黄龙观)道士陈伯辉,在道家私密流传的葛洪古方的基础上进行挖掘整理,利用罗浮山的药用植物资源,历经多年反复试验和处方、工艺改进,最终炼出药性平和、品质相对稳定、内服外用俱佳的“百草油”。通过在罗浮山洞天药市长期售卖,罗浮山百草油的使用者遍及岭南各地和临近省份,后来更是远销海外。
明万历元年(1573年),佛山望族后裔、民间医师梁仲弘创办岭南地区第一家有文字记载的中药铺——梁仲弘蜡丸馆。行医多年的梁仲弘总结整理自己的临床验方,研制出几种颇有疗效的成药,其中以专治小儿常见诸疾的抱龙膏、抱龙丸最负盛名。明末清初以后,岭南城镇陆续开办了一大批兼售饮片和成药的药铺,生产名目繁多的成药制剂。如陈李济的追风苏合丸和乌鸡丸、黄恒庵蜡丸馆的乌金丸、冯了性药铺的风湿跌打酒、黄中璜的参茸三达卫生丸、保滋堂的保婴丹、敬修堂的回春丹、采芝林的清火眼丸和止咳枇杷膏、王老吉的王老吉凉茶、歧生堂的琥珀震惊丹、潘高寿的川贝枇杷露、李众胜堂的保济丸等。这些药业老字号使佛山、广州成为岭南中成药的两大生产基地,使岭南广帮成为中成药的生产销售大帮。广帮所生产的中成药制剂进入内地之后,成为药业市场的热销药品。
广帮药商在全国的活跃加速了药品流通
伴随着南药和海外洋药向全国各地市场的逐步扩散,大江南北的许多城镇出现了广帮药商的身影。他们给各地带去岭南道地药材和优质成药,同时积极组织当地货源,严把质量关,向家乡广东运送各地的名优药材。活跃于一些大城镇的粤商均被当地人称为“广帮”,包括其中的药商。
天津是岭南药商走向华北的一个主要落脚点。随船队北上的广帮药商在天津针市街等街区启肆开店,创办同德堂、生生堂、广和堂、怡和堂等药号,批发、零售药材和成药,成为天津药业市场上实力雄厚的药商群体。广东江门人开办的永利盛是天津的一家广帮老字号,其主打产品是用十几味中药浸泡而成的药酒——双雀露酒,该药酒的基本功效是行气舒筋骨。该产品初期在天津及周边地区销售,随后热销于华侨较多的南洋一带,民国初年转运至南美、北美地区,也很快打开了销路。永利盛的销售模式,是内向型经营转为外向型经营的成功范例。
清乾隆五年(1740年),新会县(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商人集资在重庆修建商家客栈古冈栈,此后经营葵扇的新会葵商往来川渝者逐渐增多。鉴于家乡的道地药材陈皮受到医家的青睐,新会商人纷纷将陈皮纳入经营范围。从乾隆年间至嘉庆年间,新会商人在重庆、成都等地相继开设了德隆、悦隆等九家“隆”字商号,民间称之为“九龙入川”,新会陈皮由此大批量进入四川。新会县梁氏家族与佛山、肇庆等广东山土药材商合股入渝,以寓意“粤商吉庆祥和”的“粤庆祥”作为商号,在川渝开拓陈皮、高良姜等南药市场。具有内河航运优势的重庆,成为与广州、上海相比肩的南药集散地,成为川药的重要转运站。清末,在重庆长驻的广帮药商有50多家,大批四川地产药材通过广帮药商运出四川。
19世纪40年代,上海被辟为商埠,开设租界,人口快速增长,商业逐步繁荣起来。外地药商陆续来上海开办药铺和开设药行,广帮药商在上海设店最多。清同治元年(1862年),继广东的鹿芝馆药铺落户上海之后,陆续开张的广帮药号有郑福兰堂、朱普太和、种德园、仙寿窝、杏林轩等,至清末民初总数约50家。广帮药商组建了上海广帮药业公会,参与医药界的一些重要社会活动。1929年3月17日,全国17个省市的医药界代表云集上海,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反对国民政府通过的“废止中医案”。参会代表来自242个团体,上海广帮药业公会赫然在列。
作者:王续琨
本期编辑:肖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