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黑神话:悟空》在游戏界乃至整个文化领域掀起了波澜,吸引了全球无数玩家的目光。它以《西游记》为蓝本,凭借震撼的画面、精彩的剧情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演绎,让我们仿佛再次踏入了那个充满奇幻与神秘的西游世界。
然而,当我们沉浸在游戏所构建的宏大世界中时,不难发现其中隐藏着许多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元素。从游戏中角色用来恢复体力、增强战斗力的神奇草药,如人参、龙胆、地涌金莲等,到悟空回血时打坐调息所蕴含的中医养生智慧,中医药文化与游戏情节紧密融合。
借此契机重新研读《西游记》,相信大多数人会惊叹:原来中医药文化也为这场西天取经之旅,注入了诸多奇幻的色彩。
黄精、茯苓、人参果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以奇幻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寓意而闻名于世。在这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世界里,中医药元素不时闪现,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西游记》开篇,孙悟空率领众猴“刨山药,劚黄精”。在古代养生学家和医学家眼中,黄精是神奇的延年益寿之品,有“久服成仙”之说。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讲,“昔人以本品得坤土之气,获天地之精,故名黄精,服之十年乃可大得其益”。《本草纲目》也记载,黄精,气味甘平无毒,可以用于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花果山的猴子们,在山林间寻觅黄精,或许正是因为这神奇的草药,赋予了它们活泼灵动的生命力。
茯苓在书中也被多次提及。第一回中:“熟煨山药,烂煮黄精,捣碎茯苓并薏苡,石锅微火漫炊羹”。茯苓在古代常被视为神物,有金翁、更生、绛晨、伏胎等雅称。《神农本草经》中说茯苓“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养生学家认为茯苓“千年以上者,变化为兔,或化为鸟,服之轻身,成就仙道”。古人普遍觉得茯苓形状特异,得松之精气足,久服可百病自去、长生不老。魏晋时期,食茯苓以求长生蔚然成风,据说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辞官返乡时,梁武帝即令“每月赐茯苓五斤,白蜜二斤,以供服尔”,可见古人已把茯苓视为延寿珍品。
讲起仙草,人们大都先想到的是神奇的人参果。在《西游记》中,人参果又名“草还丹”,“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人参在中医里确实是大补之物,能补五脏,开心益智,有“万病之灵药”“千草之灵,百药之长”的美名。虽然现实中并没有《西游记》中神奇的人参果,但人参的药用价值却是实实在在的。它可以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在古代,人参常被用于治疗重病虚弱之人,为他们带来生机与希望。
大圣敢用猛药
《西游记》阐释医理似乎也是在不经意间——第四十一回,红孩儿吐出三昧真火,书中用“五辆车儿合五行,五行生化火煎成。肝木能生心火旺,心火致令脾土平。脾土生金金化水,水能生木彻通灵。生生化化皆因火,火遍长空万物荣。”来揭示“天人相应”,阐释五行与人体脏腑之间的关系,将中医五行理论与故事内容巧妙结合。
对于中医诊断与治疗方法的展现,更是原著和相关影视作品的经典桥段。在孙悟空为朱紫国国王治病的情节中,对“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进行了详细阐述,如“医门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转旋。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之时不备全。第一望他神气色,润枯肥瘦起和眠。第二闻声清与浊,听他真语及狂言。三问病原经几日,如何饮食怎生便。四才切脉明经络,浮沉表里是何般。我不望闻并问切,今生莫想得安然”,说得明白透彻,众人交口称赞,体现了中医诊断方法的重要性和严谨性。
孙悟空通过诊断,道出国王的脉象及病症,“陛下左手寸脉强而紧,关脉涩而缓,尺脉芤且沉;右手寸脉浮而滑,关脉迟而结,尺脉数而牢。夫左寸强而紧者,中虚心痛也;关涩而缓者,汗出肌麻也;尺芤而沉者,小便赤而大便带血也。右手寸脉浮而滑者,内结经闭也;关迟而结者,宿食留饮也;尺数而牢者,烦满虚寒相持也。诊此贵恙是一个惊恐忧思,号为双鸟失群之证”,准确辨证,然后根据症状确立治则治法和处方用药,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思想。
针对病症,孙悟空用大黄、巴豆为主药,配以锅灰、马尿制成“乌金丹”,并以“无根水”为药引子,治好了国王的病。沙僧说:“大黄味苦,性寒无毒,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夺诸郁而无壅滞,定祸乱而致太平,名之曰将军。此行药耳,但恐久病虚弱,不可用此”;八戒认为“巴豆味辛,性热有毒,削坚积,荡肺腑之沉寒,通闭塞,利水谷之道路,乃斩关夺门之将,不可轻用”。但孙大圣却大胆用猛药治疗,展示了其对中药知识的熟练运用以及中医用药的特色。这一情节,大大丰富了孙悟空的形象,不仅体现了他在医学方面的知识涉猎,更从侧面反映出其思维敏捷、善于观察和分析的性格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把握问题本质并找到解决办法,符合他一贯机智灵活的形象。这一行为也凸显其勇敢无畏,不被常规所束缚,有自己的主见和决断力,敢于尝试和突破,与他在降妖除魔过程中勇往直前、不惧艰险的性格特质相呼应。
吴承恩与李时珍的深厚友谊
《西游记》中的中医药文化元素闪现,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医学认知。《西游记》成书于明代,当时中医药文化发展繁荣,作品中对中医药的诸多描述,如中医诊断方法、中药名称及功效、医理医德等的呈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中医药的重视和广泛应用,是当时中医药文化氛围的一种体现,让读者对明代的中医药文化有一定了解。
明代医家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进行了深入钻研和解读,进一步挖掘其中的医学理论和诊疗思想。如张景岳对《内经》的阐释,使其理论更易为后人理解和应用。当时,还出现了众多医学流派,各流派在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上相互交流、争鸣,促进了医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例如,滋阴派强调保养阴气的重要性,温补派注重运用温补药物调理人体阳气等。明代医家在脉诊方面更加细致和深入,对各种脉象的特征、主病有更精确的认识和总结,提高了脉诊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舌诊在明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医家们对舌象与疾病的关系有了更系统的观察和研究,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明代还诞生了如《本草纲目》这样的巨著,收载药物数量众多,内容涵盖药物的性味、功效、主治、用法、产地等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本草学知识。此外,明代医家对疫病的病因、病机、传播途径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理论,如吴又可的《温疫论》,指出疫病是由“戾气”引起的,不同于传统的六淫邪气,为疫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透过《西游记》,也能看到吴承恩本人具有相当深厚的中医知识素养。他能够熟练运用这些中医药知识来构建故事、塑造人物,使作品在文学性之外,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他将中医药知识与神话故事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奇幻的情节和场景,增添了作品的奇幻色彩和想象力,使其更具独特的艺术魅力。
说起来,吴承恩和李时珍的人生经历也有交集。据记载,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秋,吴承恩到蕲州出任荆王府纪善。当时荆王府的王爷正是第五代荆王朱翊钜,他喜欢舞文弄墨,热情接待了吴承恩,在宴席上吴承恩结识了比自己小14岁的名医李时珍,两人由此有了交往。李时珍见吴承恩身弱体衰,回去后便以人参、沉香、枣皮、当归、茯苓、川芎、五味子、忍冬藤等32种药材,配成陈年谷酒,泡制成药酒赠给吴承恩。吴承恩坚持饮用,身体状况得以改善。在创作《西游记》过程中得心应手地运用了很多中医药知识。据说,二人在著书立说之余,经常利用闲暇时间一起到当时属蕲州治下的圣山、名山、药山等地探奇览胜、行医采药,彼此交流,互为启发。吴承恩从李时珍那里学到了很多医药学知识,孙行者“悬丝诊脉”的情节,恰好是由当年李时珍为王妃悬丝诊脉治好疑难杂症的故事演化而来,所用药方巴豆、大黄,通闭塞,破结肠,正是李时珍《本草纲目》之方。
当然,在《西游记》中,也存在一些对中医药的夸张或虚构的描写,这反映了文学作品的想象和创作特点,但不能被视为完全准确的中医药知识。例如,孙悟空为朱紫国国王治病使用的“乌金丹”中包含了白龙马的马尿。在现实中医药理论中,马尿并不被视为一种常规的药材。另外,孙悟空在描述病情和用药时,使用了一些较为夸张和神秘的语言。他说的“惊恐忧思,号为双鸟失群之症”,这种表述方式也非严格遵循中医病症的专业术语和定义。然而,需要明确的是,《西游记》毕竟是一部文学作品,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和神秘氛围,进而吸引读者,不能因此否定《西游记》在传播和展示中医药文化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大众新闻记者 田可新)
本期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