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身国同治”的思想渊源和内涵

【医学经典】时间:2023-06-2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医道通于治道的说法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国语·晋语》就提出“上医医国,其次疾人”的理念。《吕氏春秋》则有“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的观点。《黄帝内经》也有“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夫治民与自治……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的记载。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则提炼出“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医有三品”说。后世医家将“治身”与“治国”相提并论者亦不少见,概因其认为两者基本理念一以贯之。兹以中医药文化中“身国同构”和“身国同治”思想细以述之。

身国互喻表达

古人认为,身体和国家结构相通,运行原理一致。“身国同构”是“身国同治”思想的前提。而身国互喻是中医“身国同构”的经典表达,其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

第一,以官职比喻身体脏腑。

《黄帝内经》有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这里,古代医家用十二个官职来比喻说明身体十二个脏腑器官的功能。比如其将心比作一国之君,因为心是号令全身的“主心骨”,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都由此而出。肺,是相傅之官,因为左右两肺就如同左相和右相,一同辅佐着心这个君主,来调节脏腑、气血、营卫。肝,则像将军一样勇武,谋略由此而出。胆是中正之官,主决断作用,不偏不倚,公正果敢等等。

第二,以身体机能比喻国家组织运作。

《黄帝内经》言:“夫胸腹,藏府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胃者,太仓也。咽喉小肠者,传送也。胃之五窍者,闾里门户也。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人的身体与国家的结构非常相似,胸腹是脏腑所在之处,如同包围其国家府库的城郭;心主神明,为一身之主,膻中就如同君主所居住的宫城;胃是腐熟水谷精微之地,如同储存粮食的太仓;咽喉小肠,是传输等等。

晋代葛洪《抱朴子》也有类似描述,其曰:“故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位,犹宫室也。四肢之列,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知治身,则能治国也。”一个人的身体运作就好像一个国家的组织运行。所以,知道怎样治理身体,也就能知道怎样治理国家了。

可见,身国互喻是中医“身国同构”的经典表达,它是中医“身国同治”思想的前提。

“身国同治”思想

古代医家在“身国同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身国同治”思想,其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提出治身为治国之本。

《列子》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原文,曰:“楚庄王问詹何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楚王曰:善。”可见,楚庄王和詹何都认为身是本,都认可治身为治国之本。身乱则国乱,身治则国治。

第二,提出用治身的方法去治国。

东汉崔寔在《政论》一书中指出:“盖为国之法,有似理身。平则致养,疾则攻焉。夫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梁肉也。夫以德教除残,是以梁肉理疾也;以刑罚理平,是以药石供养也。”治理身体的方法,平时重在保养,有病时则要治疗。刑罚如同用来治病的药石,德教如同用来保养的美食佳肴。如果用德教治乱,就等于用美食佳肴来治疗疾病;而用刑罚治理安定的社会,就等于用药石来供养健康的身体。完全搞颠倒了,既治不好身,也理不好国。

第三,提出用治国方法去治身。

葛洪《抱朴子》有曰:“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养其气所以全其身。民散则国亡,气竭即身死。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於无事之前,不追之於既逝之後。”民是国之本,所以君主要爱民养民,否则民散国亡。同样道理,气是身之本,因此治身要养气使体内真气充盈,否则气竭身亡。可见,不管是治国还是治身,都应秉持治未病思想,应注重防微杜渐、未病先防。

第四,将治国与治病作比类。

《黄帝内经》有言:“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也,夫惟顺而已矣。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无论治民还是治身,都必须顺应治理的对象。所谓顺,不仅仅是指医学上的阴阳、经脉、气血的顺,还指治理上的政通人和,指对待百姓时要尊重民心民意,不能独断专行。

可见,治身与治国道理相通,方法一致。在厘清了治身与治国的关系之后,可结合当代中国治理实际,深入发掘并凝练中医药文化所蕴含的治理精髓和治理基因,比如仁术与仁政、以人为本、标本兼治、治未病、整体观念、中和思想、辩证思维等,并以中医之道阐释治国理政方略,由此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作者:谢朝丹

本期编辑:肖可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