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庆帮大商号杜盛兴

【医学经典】时间:2023-06-0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中州杜盛兴号“驻津办事”木牌。

怀庆帮是豫商中实力最强的一个商帮。怀庆药商是怀庆帮的主体,人们所说的怀庆帮、怀帮在很多场合下是指以经营四大怀药为主业的怀庆药帮。由怀庆府河内县清化镇(今属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杜氏家族创建的杜盛兴,是清代中期至民国初期怀庆帮中资金雄厚、声名显赫的一个药业商号。

从推车送药材,到坐拥百万资金

河南省怀庆府与山西省接壤,是山西商家走向中原的第一站,明代以后,怀庆人在晋商的带动和影响下,逐渐形成经商风气。明洪武年间,从山西省洪洞县移居河内县清化镇坞庄村(一作邬庄村)的杜氏家族,数代务农。进入明末清初,杜氏后人杜世荣在农闲时经常受雇用手推独轮车运输货物,以此贴补家用。本村“来盛公”商号的来姓东家看杜世荣诚实可靠,雇用他往河北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运送怀药。杜氏族人为人朴实,干活卖力,受到几代东家的赏识。至杜世荣五世孙杜兴信、杜兴谟这一代,来姓东家资助百两银子作为本钱,让兄弟俩做运输和销售怀药的生意。度过“劳苦同于农工”的艰难创业期,在初步获得经商经验的基础上,杜氏兄弟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启用“杜盛兴”作为自家的商号名称。“杜”是他们的姓氏,“盛”来自对他们有知遇之恩的来盛公商号;“兴”取自他们这一代的辈分用字,企望着兴旺、兴隆起来。“杜盛兴”之名,由此亮相于中国药业史的大舞台。

杜盛兴商号创建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经营怀药为主,自清代中期逐渐增加了麝香、朱砂、黄芪、党参等名贵药材的经营比重。杜盛兴除了以家乡坞庄村和祁州药市为经商据点之外,湖北汉口药市也是其早期的一个立足点和发家福地。汉口药王庙旧址的《吴来雨卖地碑》记载了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怀庆帮在汉口修建怀庆会馆(药王庙)的购地范围:“北至堤,南至街,东至大巷,西至杜家巷。”这段话中,“大巷”指药帮大巷,“杜家巷”指由杜盛兴商号的经营场所、药材仓库、雇员住地所组成的一条巷子。“杜家巷”这个巷名的出现,表明杜盛兴商号在17世纪80年代以前就有了相当可观的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在老汉口药材交易大会的正日子,杜盛兴商号的伙计们站在汉阳的龟山上,一部分人向空中扬撒红色的矿石药材朱砂粉,一部分人放飞风筝,多只风筝在红云中上下翻飞,名曰“红风放风筝”。这个别出心裁的实力展示“节目”,吸引了汉口、汉阳和长江对岸武昌居民的目光,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从清康熙年间到民国前期,杜盛兴的生意从河内县、祁州、汉口逐步向四面八方延伸,在全国各地的几十个州县设立了分号、分店,资金总量超百万两白银。为了保证充足的怀药货源,杜盛兴河内县分号每年春季与怀药主产区的药农订立收购合约、支付收购订金。收购完成后,河内县分号按照总号拟定的分配方案,将经过初步加工的四大怀药运送到各地分号或会馆。经营范围扩大之后,杜盛兴依然坚持采购道地药材。在四川灌县(今四川省都江堰市)设立麝香总店,杜盛兴派人到松潘县、茂州(今四川省阿坝州茂县)、理县等地收购麝香。同时,在湖南常德设立货栈收购朱砂,在山西太原设立货栈收购黄芪,在甘肃狄道州(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和陕西双石铺(今陕西省宝鸡市凤县)收购党参。

坚守“诚心做生意,善心做好事”

在长达200多年的经营活动中,杜盛兴商号历代当家人和骨干营销队伍兢兢业业地诚心做生意。诚心,表现为诚实守信、真心实意,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能保证出售的药材货真价实。“天道酬勤,商道酬信”,他们始终恪守“不卖次品,不谋暴利”的执业理念,树立“南北东西,同质同价”的自律意识,确保“杜盛兴”这块招牌长盛不衰。

自清雍正元年(1723年)始,京师同仁堂药铺将杜盛兴等怀庆药商经营的四大怀药和香料转贡朝廷,正式成为皇宫御用养生补品,历经8代皇帝,长达180多年。民国四年(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首届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上,杜盛兴炮制加工的四大怀药饮片以“中华国药”之名参加展出并荣获金奖。杜盛兴的怀山药被国内外客商称为“怀参”“补骨王”,与长白山人参齐名,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很多国家。

同仁堂生产安宫牛黄丸、西黄丸等中成药所使用的麝香原料,全部由杜盛兴商号专供。杜盛兴经销的麝香,外包装上有“杜”字戳记,售价要比一般货色高出两成。除同仁堂之外,由杜盛兴供应贵细药材的知名药铺、药堂,还有北京的长春堂,上海的雷允上、童涵春、蔡同德和苏州的雷允上(诵芬堂),杭州的胡庆余堂等,成交额动辄逾万。杜盛兴商号营销队伍用诚心确保药材质量,用质量创造品牌信誉。

杜盛兴商号杜字麝香注册商标(1928年)。

杜盛兴商号及其员工长期坚持“善心做好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不断为商号品牌增色添彩。清康熙年间,杜盛兴积极参与筹资修建汉口药王庙(怀庆会馆)。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在祁州做药材生意的怀庆药商看到当地药王庙“庙秃墙倾”,众筹资金对药王庙进行修葺,其中杜盛兴捐资最多。祁州药王庙所立《同治十二年春会至光绪五年冬会客帮银钱捐项碑记》,记载了1873年至1879年期间各地商帮的商号名称及其捐款数额。杜盛兴先后捐款4次,是各药帮中捐款最多的商号。

清咸丰六年(1856年),杜氏族人杜生彩撰写的《创建家庙碑记》载言:杜氏家族“自曾祖以来……每有公私义举辄倾囊佽助”“二十年来兴修省垣、修葺贡院、武陟设立河朔书院、京都创立覃怀会馆以及协济通仓、接济军饷、祥中两次河工皆争先乐输,不遗余力。本年补修郡城仍捐资二千金,以资保障”。清代末期,四川有一年发生灾荒,杜盛兴的一支采购商队看到饿殍载道,捐出身上所有的钱财,变卖身边的所有物品,解救遭受大灾的百姓,最后空手返回河内县。

杜氏家族把根留在家乡,不忘农耕情结

杜盛兴当家人杜氏家族的故乡河内县清化镇,是一个青山碧水、物产丰富的古镇。明代后期史学大家王世贞在诗中这样咏叹清化镇堪比江南的美景:“阴沟清泚复湾环,桃李成阴桑柘闲。道是江南好风景,举头如戟太行山。”走出清化镇坞庄村的杜氏家人,身在商海,不忘出身,心系故里,造福桑梓,以实际行动支持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为了确保资金、财产不分散,杜盛兴当家人作为出资方(东家)实行家长负责制,坚持数代不分家。在外地经商的家族成员,无论掌柜、伙计,都不携带家眷,他们的家始终留在坞庄村。杜氏家族经商所获得的利润,除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公益捐助,还有一部分拿回老家,置地盖房,建造了当年堪称亮眼的大片清式房舍。为方便乡亲们推车“拐弯”,新盖大屋不惜增加造价,使用柱础和木柱,将房屋靠巷口做成圆角,这种做法充分表现出杜氏家族与人为善、温良谦让的情怀。

杜氏家族在外乡打拼多年,尽管赚了大钱,却依然保持着抹不去的农耕情结,深深地打着亦农亦商的印记。20世纪70年代末,文物工作者在杜氏家族一栋老宅的门楼墙壁上,发现了后来被列为省级文物的《耕织图》石刻。该套图完成于光绪八年(1882年),包括耕图10幅、织图10幅,刻在4块磨光的青条石上,具有鲜明的写实主义倾向。这些刻石画真实呈现了怀庆府、清化镇的农业生产活动场景,有利于后人对杜盛兴家族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王续琨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杜盛兴家族民居石刻《耕织图》的四幅耕图。

杜盛兴家族民居石刻《耕织图》的四幅织图。


作者:王续琨

本期编辑:肖可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