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术绍岐黄、勤求古训、精研勤学,在笔者每次跟诊之时,获得了李老很多有益的指导,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他关于中医经典内容的阐述。为了更好地传承李老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精神,我们将李老历次对于中医经典的阐述进行了整理,并结合当代中医经典学习状况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以期能对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和现代化发展贡献一份微薄力量。
中医经典是中医文化的“骨血”
中医经典是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医创新发展的基石。王阳明曾说,“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滴骨血也。“骨血”就是理论精微之处,就是从古代先贤的经典著作中剖析出来的,而中医经典就是中医文化的“骨血”。只有学习并掌握中医经典,才能领略先贤诠释宇宙万物本源的独特方法论和思维模式,并借此指导临床诊疗,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中医经典犹如水之源头,只有源头充沛,才能迸发出无穷尽的智慧。若只局限于一隅之技,墨守成规、闭门造车,则只得其术,不得其道。李老告诫我们:“中医经典是中医的根、中医的魂,要想学好中医,就必须从经典入手,思求经旨,以演其知。”中医学的径和舟载于经典,回归经典有助于我们将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有效串联起来,也为我们中医能力的提高和中医思维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习经典的意义
李老认为,研究中医,不要人云亦云,最好先看原著。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在《观书有感(其一)》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诗生动描述了读完经典后泉思如涌,灵感不断迸发的感受。中医从《黄帝内经》问世以来,历经数千年发展,学术流派纷呈,包括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温补学派等等。各种学派都有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都在中医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但从各家学术思想溯源看来,其思想本质脱离不了《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四大经典。因此,我们要想在中医领域有一番作为,就必须从医学本源入手,深入学习中医经典古籍,体会原汁原味的中医思维,才能理解最纯真的中医智慧,领悟到博大精深的哲学内涵。只有“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才能不产生思想上的混乱,才能更好地让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为我所充。
其次,中医经典中蕴含着教化之力。只有我们反复地去读、去背、去学,才能建立起清晰的中医体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当我们一遍一遍地去读、去背、去悟经典的时候,经典就会慢慢“化”入我们的心灵。
怎样学习经典
李老在讲课时常常谈到自己学习中医的三个诀窍,即“博”“专”“通”三个字。
读书贵在博。孔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除了四大经典外,历代名家著作亦灼灼生辉,王叔和的《脉经》、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李杲的《脾胃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等,都是学好中医必不可少的著作。在临床上要想精准辨证,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就必须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只有饱学博览,才能厚积薄发,只有充盈于内,才能轻盈于外,从而达到药证相符、桴鼓相应的佳境。
读书贵在专。曾国藩说:“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漫火温。”“猛火煮”就是博学,集中精力广泛地读,“慢火温”,就是专精,日日反复温习。在博学的基础上要学会对书本中经典内容的反复精思,品味经典中的深意。中医经典中有很多精辟、独到的立论和见解,对于临床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在涉猎的基础上,精思历试,跳出固有思维模式。
读书贵在通。通是学问的最高境界,“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也。”中医发展关键在临床,而临床疗效的提高靠理论。时代在发展,人类的病情也在变化,我们应努力将书本上的知识与临床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中医之路,直至形成属于自己的学术思想。张元素之脏腑辨证、李东垣之脾胃论、叶天士之卫气营血辨证以及李老提出的浊毒理论,都是将书本知识与临床疾病相结合所达到的“通”的结果。
学经典要有悟性
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书是由文字构成的,但文字是有局限性的。李老在给学生授课时,常常谈及编写《中医浊毒论》一书的经历,李老每次写到自己心得之处,总是感到文字力量的缺乏,无法将心中的想法完完整整地描述出来,诚如古人所讲“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但悟性也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耐心培养,不断积累中医思维,不断挖掘中医经典的内涵,总结中医思维的特点,探索中医思维的认知模式,并躬行实践,使散在的中医理论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里至外、由表象到实质层层递进,方可逐步达到悟的境界。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在学习中医时必须意识到中医药背后的文化支撑,能够恪守本心、勤学善记、精思历试,认真学习经典、传承经典,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贡献力量。
作者:刘小发 陈楷今 井兴盼
本期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