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黄帝内经》作为中华医脉第一高峰之作,不仅将古代哲学之精粹进行了充分吸收,还在医学实践中将抽象的哲学理念进行了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一重要论述在《黄帝内经》对古代哲学思想的应用中就有着近乎完美的体现。
即日起连续刊发论“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系列文章,分别阐述《黄帝内经》对《周易》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诠释与践行。
《周易》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作,对中国文化具有全方位的影响与渗透作用。作为中华文化重要载体的《黄帝内经》,同样与《周易》在思想上具有深刻的承接关系,并且,亦在人体生命中对《周易》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发展与实践。正如孙思邈所言“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张介宾言“易医相通,理无二致。”
《四库全书》言“《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周易》囊括着自然哲学与社会文化领域诸多方面的思想与知识,同样,《黄帝内经》亦在诸多方面对其具有应用与发展。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核心思想方面就二者之间的内在承接进行阐述。
天地阴阳二元论的宇宙生命起源观
对宇宙与生命起源的认识,是古代哲学的核心内容,无论东方古代哲学,抑或古希腊哲学,皆是如此。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重要特征,是宇宙的有机生成论观点。这一观点最富代表性的表述,是《道德经》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这一思想类似,中国古代哲学有气生万物,天地生万物,三生万物等不同的观点呈现。这种宇宙在同一始点下的有机生成、递次演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之核心思想,如天人合一、取像比类思维模式等产生的根源。
《周易》“天地氤氲”的宇宙生成论
关于宇宙自然哲学,《周易》持有的是天地二元生成观,这一生成观,也是《周易》从二元对立之阴阳二爻“--、—”来分析万物变化规律的基础。首先《易经》以六十四卦表达与预测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万般诸象、吉凶祸福,但六十四卦以乾、坤二卦为起始,蕴含着宇宙万物起源于天地的思想。故《易传》十翼作为阐释《易经》哲学的内容,在《易传·序卦》解读各卦名义时将天地视为万物起始,言“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易传·说卦》对构成六十四卦的八个基本卦象的含义进行解读时,将乾坤比作家庭之中的父母,父母即是生成的本源。
《周易》哲学思想最集中的两篇文章《易传·系辞上下》,主体阐释的即是乾坤天地的属性与作用,如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将乾坤比喻为男女两性的生殖器,阐明天地二气的交融互感是自然一切发生的根本。因此,虽然《易传》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之语,但整篇《周易》,从经到传,“太极”的概念并未体现或展开,而是以天地化生万物作为核心思想。这一生成论思想,也是其以“--、—”为符号的两爻组合、演变来认知、模拟万物的逻辑基础。显然,阳爻“—”是乾卦“ ”的简约符号,而阴爻“--”则是坤卦的“ ”简约符号,阴阳爻是天地的代指。即由于天地之气是万物化生的本源,因此,万物之中皆含有天地的属性、特征、规律与征象。《易传·系辞》反复提及“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将乾坤天地视为《易》的内涵、门户,是起解万物本质内涵的钥匙,即是由于万物皆是天地化生,其中皆蕴含着天地的属性和规律。
《黄帝内经》“天地合气”的自然生命观
《黄帝内经》在宇宙生成的认识上,受两种观点的影响最大,一是道家学派的“道气论”,一是《周易》的天地二元论。《黄帝内经》诸多论述天人合一的篇章、五运六气的篇章,皆是从天地二元论进行阐发,如《素问》论天人思想比较集中的《生气通天论》《金匮真言论》《阴阳应象大论》《宝命全形论》等,论述运气理论的七篇大论等,皆是将天地视为宇宙与生命的起源。《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认为天地二气,是生命之本,本即是木之根,是本源之意。《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六微旨大论》言:“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等等。因此,作为全面阐述阴阳思想在医学中应用的篇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基本的说理模式,是以“天地—阴阳学说的内容—人体应用”的形式进行,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认为阴阳之道,即是天地之道,是万物新生、发展、变化、死亡的根本。因此,根据天地的属性,天主动,地主静,提出“阴静阳躁”;根据天地之于生命的作用,提出“阳生阴长,阳杀隐藏;阳化气,阴成形。”根据天地之气的分布“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提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腑”的人体阴阳分布规律,等等。因此,《黄帝内经》以阴阳作为认知模式应用于人体生命的方方面面,其实即是天地阴阳延伸至人体生命的结果。
天尊地卑与重阳思想
上古时代,虽然是以母系社会为主要形式,但中国在其后两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却表现为明显的男尊女卑特征,这一特征,或许有社会分工、家庭结构的变化、生存方式的改变等作基础,但在思想领域的确定与成型,则显然与《周易》问世主导的“天尊地卑”明显相关。
《周易》“天尊地卑”的重阳思想
基于天地二元生成观,同时产生的即是“天尊地卑”的重阳思想。在《易经》中,六十四卦以乾为第一卦,蕴含着天阳是万物生成的第一动力、是主导、是起始的含义。因此,在《易传·系辞》开篇即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又言“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在天地之气交感化生万物的过程中,天阳为起始,地阴为配属;天阳是变化的始动力,即“乾以易知”,易就是变化;“坤以简能”,简是简单的顺应、是配合天阳的变化。《周易》对天地之气的定位,在向社会哲学延伸的过程中,直接开启了中国文化以阳为尊、为贵的历史。
《黄帝内经》“阳主阴从”的重阳思想
在《周易》影响下,以天地二元观作为重要宇宙起源观的《黄帝内经》,同样也承接了《周易》的“天尊地卑”的重阳思想,并将其体现于医学的所有方面。《素问》《灵枢》皆以81定篇数,背后即是对老阳之数“九”的重视;在《素问》治未病的两篇文章之后,第三篇《生气通天论》即全篇阐述人体阳气的重要性,以及在阴阳二者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张介宾《类经》注言“《内经》162篇,天人之意,此其最要者也。”在全面阐述阴阳思想的《阴阳应象大论》,对阴阳作用的描述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显然将生命的生长收藏的主导视为阳气;同样,对疾病的认识,亦是将易于伤阳的寒邪作为致病的主要因素,其热病、咳症、痛症、痹症、积症等常见病症,皆是从寒邪进行病因的阐释,如《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形寒寒饮则伤肺”,《素问·举痛论》言“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涩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灵枢·百病始生》言“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黄帝内经》对疾病病因的这些定位,也是后世《伤寒杂病论》等确立以温热之品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
基于时序展开的认识论
刘长林认为,东西方文化认知世界所呈现的思维取向是不同的,“西方文化主要在空间上发展,中国文化是在时间上发展, 这对整个人类文明,都是必要的。西方科学 最具有代表性是物理学。 整个西方科学,都是在物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中国的传统科学里面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生命科学,《黄帝内经》是代表。”而《黄帝内经》以时间为主线的思维模式,即是源自《周易》。
《周易》“与时偕行”的宇宙观
《易经》六十四卦,以乾坤为起始,以既济、未济为终结,表达了宇宙万物从萌生到发育、成长、变化的系列过程,《易传·序卦》专就这一过程进行了阐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着,蒙也,物之稚也。……物不可以穷也,故受之以未济。”这个过程描述,可以清晰地看到,六十四卦表达的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六十四卦,就是宇宙万物发展的六十四个阶段、时点。殷人本把《周易》用于卜筮,表达宇宙万物的状态和规律,目的是从中获取对人类自身的预测与认识。
不仅《周易》之六十四卦展示的是时序的演进,而且各卦的六个爻位,亦展示的是不同时点下事物的境况,可以理解为时中之时,即《易传·系辞下》之“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如《易经·乾卦》六个爻位爻辞分别是“初九,乾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对此,《易传·文言》阐释曰:“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不同的爻位,代表人在不同时期的人生际遇,阶段不同,境况与要求亦不同。同样,《易传·彖传》关于“艮”解释为:“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邢玉瑞总结为“《易传·彖传》中‘时’字出现三十四次之多,以‘时’解释卦和爻,是其突出的特点。”因此《易传·文言》之:“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可以视为是整部《周易》人生智慧与生命观的高度总结。
《黄帝内经》“得时而调”的生命观
《黄帝内经》作为一部医学典籍,虽然亦有从空间维度对生命活动的认识,如解剖学及因地制宜的治疗思想,但却承接了《周易》以时序为主体对宇宙与生命进行认识的思维视角,将之深入应用之各个方面,包括养生原则的把握、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解读、对疾病发生的探索、以及诊断与治疗原则的确立等等。可以说,《黄帝内经》“天人合一”之“天”之概念,是以时序为主体内涵的。《黄帝内经》的时序范畴,包括昼夜、月相盈亏、四季、五运、六气、十天干、十二地支、六十年甲子等周期内容。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即是根据四季的交替进行生活起居的调摄,表达的是“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的顺时养生的内容;关于人体藏象的描述,《黄帝内经》基于五季征象进行模拟,《素问·六节藏象论》以“心……通于夏气;肺……通于秋气;肾……通于冬气;肝……通于春气;脾……通于土气。”《素问·藏气法时论》以“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为主题,直接将人体的五脏、疾病转归、用药原则等与昼夜、四季进行对应;《素问·八正神明论》阐述的则是月相的盈亏对人体气血的运行、经络的虚实、肌肉的坚减等的影响;而《素问》的七篇大论,则是全面论述五运六气与生命活动关系,尤其是运气理论在疾病发生与治疗中的应用,五运六气则是以干支符号推演的,对行星、恒星与地球相对关系形成的时间周期的认识,是日月周期之外的大周期。因此,在以时序为维度认知自然与生命的思想中,《黄帝内经》更广泛、更深刻、更具体地继承与阐释了《周易》“与时偕行”的思想。
象思维模式
中医的原创思维模式一直是近些年研究的热点,虽然《黄帝内经》应用的思维方式有多种,但其最具有原创特质的思维无疑是“象思维”。而“象思维”亦是《周易》思维方式在《黄帝内经》中的延伸与应用。
《周易》“象其所宜”的象思维模式
就《周易》而言,象思维模式的呈现,首先卦象的形成,即是源自古人观察天地万象的结果,《易传·系辞下》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因此,卦象本是源自古代先贤观象取物,是针对世间瞬息万变的现象,进行抽提与总结,又再以“象”的形式进行表达。《易传·系辞上》言:“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所宜,是故谓之象。”因此,卦象、爻象,是事物现象与理象的合体。《周易》最基本的阴阳两爻符号
“--”“—”,以及二者构成的基本卦象乾坤二卦,即被《易传》解读为男女生殖器,《易传·系辞下》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在这里,通过“—”“--”对男女两性生殖器的模拟,不仅进行了符号的标识,而且完成了深层次思想的表达,包括:天之健运与地之承载;日之常满与月之常亏;男性与女性的生殖特点;阳数为一、为奇,阴数为二、为偶,等等。因此,《易传·系辞下》言:“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不仅如此,整部《周易》对事物吉凶的预测、说理的基本方式,亦是借助于自然事物的征象来完成,通过图像的方式来表达,即《易传·系辞下》言:“《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因此,象思维,是《周易》最基本的思维模式。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的象思维
《黄帝内经》承接《周易》“象其所宜”的思维模式,将“象思维”贯穿于《黄帝内经》对生命认识的始终,成为《黄帝内经》认识生命活动最核心、最基本的思维模式,其应用包括内在脏腑生理功能的模拟、疾病发生的推演、诊断征象的表达、治疗思想以及养生原则的确定,等等。所取之象,一是自然与社会征象,其中以天地为大象,应用最多最广,以《素问》的《生气通天论》《金匮真言论》《阴阳应象大论》为代表,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借助天地阴阳推演人体阳气的重要性,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不仅以天地阴阳的属性、地位、功能、运转趋势,推演人体阴阳,而且将之应用之各个领域,是阴阳思想在人体全面应用的文章。其他如天地云雨、昼夜寒暑、飞虫走兽、社会结构等,皆是《黄帝内经》模拟比附人体的重要征象;二是古代哲学抽提、形成的意象,包括五行、河图、洛书、卦象、干支等,皆在《黄帝内经》中有深入应用。如以五行推演五脏功能,即《素问·五脏生成篇》言“五脏之象,可以类推。”王冰注:“象,谓气象也。言五脏虽隐而不见,然其气象性用,犹可以物类推之,何者?肝象木而曲直,心象火而炎上,脾象土而安静,肺象金而刚决,肾象水而润下。如是皆大举宗兆,其中随事变化,象法傍通者,可以同类而推之尔。”河图之“三八木在左,四九金在右,五居中宫”与《素问·刺禁论》“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脾为之使,胃为之市”的藏气分布理论,等等。
总之,《黄帝内经》不仅在诸多理论思想、思维方式中继承了《周易》的哲学,而且在其医学中进行了充分阐释与发展,是践行《周易》思想最深入与广泛典籍。
本期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