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即将收尾之际,美联社、《经济学人》、剑桥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社等机构纷纷推出年度热词,试图为过去的这一年作出盘点和总结。让我们循着上述机构的足迹,一起来看看世界各地的年度热词,哪一个能引发你的共鸣。
全球:“The nones(无信仰者)”
在许多国家,不信教或不隶属于任何有组织宗教的人数急剧增加。他们被称为“The nones(无信仰者)”——无神论者、不可知论者。在美国、加拿大以及许多欧洲国家,无信仰者占成年人口的30%或更多。日本、以色列和乌拉圭等国家也有众多成年人是无信仰的。
澳大利亚:“Password child(密码孩童)”
澳大利亚麦考瑞词典评选出的年度词汇,一个是“cozzie livs”,是“生活成本”的俚语;另一个词是“murder noodle(谋杀面条)”,在一个拥有世界上最毒的蛇的国家,这个词既可爱又贴切。但是,美联社认为“Password child(密码孩童)”更适合作为澳大利亚的年度热词。它的含义是,在多子女家庭中,更受父母喜爱、名字被用作父母密码的孩子。
日本:“zei(税)”
日前,在一个备受关注的活动中,京都清水寺(Kiyomizu Temple)的高僧用毛笔写下了今年的年度词汇“税”。日本公众选择“税”作为2023年的年度词汇,是因为人们猜测政府将增加税收,为该国的军事建设提供资金。据称,岸田文雄政府正在推行一项五年计划,将日本的年度国防开支增加一倍,达到约10万亿日元(合690亿美元)。这将使该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世界第三大军费开支国。
印度:“Bharat(巴拉特)”
印度总统德劳帕迪·穆尔穆在20国集团峰会晚宴邀请函中将印度称为“巴拉特”,这一词汇来自于梵语,是古印度的历史称呼。这一词汇引起了莫迪支持者的共鸣,他们认为改名旨在摆脱殖民影响,反对者则质疑莫迪政府借此搞政治操作。
世界各地的人们,无论使用何种语言、身处何种文化环境,一直在谈论和思考ChatGPT这一术语。当询问ChatGPT对当选《经济学人》年度热词的看法时,ChatGPT回答称:这凸显了对话式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日益增强,其对通信、技术以及潜在的更广泛的社会变革也在产生深远影响。
“Rizz”是新兴网络流行语,以32000多票当选年度词汇。这个词源自“charisma(魅力)”,指的是一个人通过“风格、魅力或吸引力”吸引情感伴侣的能力。今年早些时候,《蜘蛛侠》演员汤姆·霍兰德在接受Buzzfeed采访时被问到他的“rizz(魅力)”秘密是什么,“rizz”一词从此走红。其他入围热词还包括“prompt(提示词)”,即对人工智能程序发出的指令,影响或决定其生成的内容;“situationship(状态恋情)”,指一种非正式的、尚未交往的情侣关系;“Swiftie”,是歌手泰勒·斯威夫特狂热粉丝的代称。
“hallucinate”——这个动词今年获得了额外的含义。其原始含义是“似乎看到、听到、感觉到或闻到(一些不存在的东西)”。通常指由于健康问题或服用药物,而导致的“幻觉”。如今,这个词汇有了一个额外的含义,即ChatGPT模仿人类撰写的文本,其中的虚假信息对人类认知造成“幻觉”式的误导。这一词汇之所以入选年度热词,是因为其新含义触及了人们谈论人工智能的核心原因——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种强大但远非完美的工具,其生成内容的可靠性取决于算法学习的信息。因此,面对可能产生“hallucinate”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人类的专业知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需要将批判性思维运用到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中。
综合编译自《经济学人》、《TIME》、CNN、牛津词典网站
撰文:申金鑫
审核:张晶
监制:李红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