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海上来

【中国东盟故事汇】时间:2024-06-25      来源:本站      

1719303444742.png

        我叫Trần Trọng Phước,中文名字是陈重福。大家都叫我阿福。我今年33岁,从事工程建设工作已经有9年时间。

        每当现场有验收,我都会和中方员工一起去海上。然后以“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法则,对不合理的地方,直截了当地提出整改意见,并亲自监督,及时整改,丝毫不让质量问题耽误工程进度。

        “质检工作就得严格,阿福做得很好!”项目副经理李远伟常常夸奖我,说我是金瓯项目不可或缺的一员。

        有一次,在对海上承台进行现场验收时,我发现,承台接地点的焊接情况不如人意,连接点虽已焊接好,但外观却处理不到位,有很多毛边,工艺非常差。

        我立马找到相关管理人员,和他一起仔细查看每一个接地点的焊接状况,并提出整改方案。为了有一个参照物,亲自示范如何处理焊接点,供施工人员对照整改。

        抱一本书,铺一张图纸……下班后,我经常留守在办公室里学习。学习看图纸,学习电气、机务的专业知识,因为土建专业出身的我,在这个项目里,对电气、机务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想在工作中多学一些本领。所以,只要有时间,就会拿着笔记、图纸、书本,请教各专业的同事,大家也很愿意帮助解答疑问。

        有一次,我对风机吊装的流程不太清楚,啃了半天图纸也不能领会,提出想到风机吊装现场去看看实际的吊装过程。同事们认为这个想法很好,理论结合实际,现场是学习的最好地方。于是,在项目开始吊装时,项目部特意安排他和机务的同事,一起到吊装船上,观看整个吊装过程。

        当看到风机运输船与吊装船高效配合,40吨叶轮吊装完成时,我激动地赞叹:“太棒了,身临其境的感觉真的太震撼了。”通过机务同事的现场教学,我在现场扎扎实实地上了一堂吊装课。

        前不久,我通过自主学习,考取了监督土建民用工程工作-工业和基础技术I.职业证书,在专业上更上一层楼。

        目前,越南金瓯海上风电项目1B区已经完成全部风机吊装,我的土建质检工作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我将留在项目部处理土建资料,为1B区工作的完美收官而努力。

        待到明年,当1D区的土建工作徐徐拉开帷幕之时,有了1B区累累经验,相信一定能更加胜任这份海上质检工作。

 

本期编辑:张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