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国老师的师徒情

【中国东盟故事汇】时间:2024-06-30      来源:本站      

中交集团-图片素材-阮氏梅-2023年8月7日孙大厨为阿玫工作点赞的合照——黄功莉摄.png

2023年8月7日孙大厨为我工作点赞的合照  (黄功莉摄 图片来源:中交集团)

       我叫阮氏玫,来自越南。2022年3月,毫无中文基础的我抱着学习中国菜的初衷来到由中国港湾承建、中交四航局施工的越南永昂二期燃煤电厂海工工程项目。项目坐落在越南中部何静省永昂港,建设一个10万吨级的码头、1728米的栈桥、一期排水渠、二期取排水渠及相关配套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极大缓解越南何静地区的用电压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

       因为语言不通,我刚来项目时不太爱说话,那时我唯一能听懂的就是自己的名字“阿玫”,其他全靠手比划,中餐对于我来说完全就是初体验,但却能跟项目部的大厨孙知印“无交流”配合。孙知印是一位有着三十年烹饪经验的河南厨师,尤其擅长做各种面食,普通的面粉在他的手里可以变化出多种花样,什么包子、馒头手工面,烙饼、饺子疙瘩汤等等都不在话下。刚到越南不久,孙知印做的一份特色“河南烩面”便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厨师”精湛的厨艺和中国美食的博大精深,也因此开启了的学厨之路。

       在孙大厨看来,“阿玫干活最是利索”,但我要想真正学好中国菜,懂中文是第一步。深知这一点的我为了能早日迈过这个“门槛”,努力学习中文,平时一有时间就会练习说中文,洗菜摘菜的时间也不放过。

       有一天,我尝试着用中文告诉孙大厨:“酱油没有了”,孙大厨又惊又喜!尽管不标准但能听懂,自此以后我开始叫孙大厨叫“孙师父”,而孙大厨也收下了这个越南徒弟,正式开始教阿玫做中国菜了。

       在孙大厨教我做中国菜的同时,我也会将越南的饮食习惯融汇其中。油,是中餐的灵魂之一,孙大厨教我如何根据不同的菜肴选择合适的油和用法:”烧、炒、炸、煎、煮、炖、蒸、卤等不同的方法能使食物的口感更加丰富。”孙大厨一边传授给炸酥肉技巧一边耐心地给我讲解。我会也从中摸索自己对美食的理解,尝试将越南当地清淡的口味用鱼露制作灵魂蘸汁,用于搭配孙大厨教她的炸酥肉、素菜丸子等,鱼露作为越南味觉体系的主心骨,油腻的炸物搭与其融合,立刻变得清爽鲜甜起来,炸春卷如此,一碗好吃的牛肉河粉也是如此。

        我学得很快,独自做职工餐完全没问题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起探索中越菜的融合可能性。比如当地人爱吃的越南三明治,这是由法国的法棍改良而来,越南人在面粉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米粉,因此其中会有独特的米香。这异曲同工之妙让孙大厨想起了国内的肉夹馍,于是他结合越南法棍和香卤的臊子肉,制作出一版充满越氏风情的“肉夹棍”,为项目部的员工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美味佳肴。

       越南味道,是淡然悠闲的日子,是清新明媚的风景,是不动声色的美丽和外表质朴的蔬果。中国味道,是博大精深的历史,是多姿多彩的文化,是酸甜苦辣的情感和温暖纯良的故事。

       我们用酱油和鱼露,花椒和柠檬,法棍和馍皮,创造了一道道融合了中越风味的佳肴,用美食编织着一段温暖的中越师徒情谊。


本期编辑:张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