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关联性

【医学经典】时间:2023-06-0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中医学是一门非常重视临床实践的学科,它本身既源于医疗实践,同时也忠于医疗实践,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理论,进而使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更加完整,从而让理论更好指导实践,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在这场良性互动中,中医学同时也与中华文化紧密相连。而在中华文化的浩瀚长河中,道家思想有着不容忽视的文化精髓。中医学与道家思想在许多方面都不谋而合,无不体现着“道医相通”“医道一家”。

医、道认识人与疾病的角度

道家思想以“道”为其思想宗旨,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顺应与合和,即“天人合一”。中医学思想注重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与宇宙的时空变化规律相应的现象,也就是人与宇宙的协调共振关系,即“天人相应”,重视万物与人的感应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道家思想与中医学思想所强调的都是天与人的一体关系,是从“整体性”出发的,并服务于整体,若想认识世界万物或认识疾病都要立足于整体。而整体虽由部分所构成,想要认识部分,也要从认识整体出发,整体与部分不应该割裂后去认识。反观人体疾病亦是如此,认识疾病不应只停留于疾病本身这一认识上,而是应该从人与疾病这一整体去认识。这其中的核心就是“元整体观”,主张人与环境、人体自身的不可分割性。

医、道认识养生调摄的角度

道家注重养生,尤擅“四时调摄”。四时,就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道家养生之道中,春有“不可兀坐,以生抑郁”之言;夏有“生冷肥腻,尤宜减之”之说;秋有“但春秋之际,故(旧)疾发动之时,切需安养,量其自性将养”之巧;冬有“宜居处密室,温暖衣衾,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不可冒触风寒”之妙。四季养生,体现了道家思想的智慧。

中医学思想中,黄帝内经的《灵枢·本神篇》曾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表明养生要留意六个方面,即顺四时、适寒暑、和喜怒、安居处、节阴阳、调刚柔。简单来说,就是人在养生修行中,要顺应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适应气候的寒暑变化,保持躯体的稳定;不过于喜怒,保持情绪的稳定,并能良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节制阴阳的偏胜偏衰,并调和刚柔,使之相济,保持人体阴阳的平衡与稳定。如此,便能使病邪无从侵袭,从而延长生命,不易衰老。认识养生,就要明白稳定的重要性,同时也要知晓人的健康不仅是稳定,更是有序,是有序稳定,想要养生保持健康,“稳定态”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按现代科学的定义,“稳定”是指系统的状态不随时间的延续而改变的特征,“稳定态”是指系统的不随时间的延续而改变的状态。所以人体之外的世界,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处于动态中,而“稳定态”与运动并不冲突,“稳定态”并不是否认运动,而是强调通过调节能够消除不稳定变动而保持在目标值上,即保持相对稳定。以夏季与冬季为例,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有的人若机体对外来应激维持稳态的适应能力强,即稳态能力强大,便能减少甚至避免夏季中暑和冬季感冒这两种季节性易感病,若稳态能力稍差,出现不应激或过度应激,难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则容易患季节性易感病,并联和体内隐性致病因素合和而病。所以真正的养生是人体自身有稳态维持能力,对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能及时适应和调节。情绪方面亦如此,保持心态的平衡和稳定,有利于处事的中道,和处世的平和。

中医学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了很多先哲的思想,这些思想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辨证、辨病、治疗、预防、养生等诸多方面,其中“和”“同”等思维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表达了一种“统一”“平衡”的哲学理念,“同”蕴含了“包容”“吸收”的实践内涵,这都是中医学的重要特色,同时这些特色也在无形中对文化产生影射作用。黄帝内经的《素问·上古天真论》曾言:“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此即为中医学追求的极高境界,是“和”的另一种体现。中医的“中”有“中庸”之意,意在治疗方向、治疗手段、治疗目的均为不偏不倚,不多不少,平衡协调。正如黄帝内经中的《素问·生气通天论》言:“阴平阳秘,精神乃至,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中医治疗上追求的就是“阴平阳秘”与“阴阳和合”,也就是“中和”,“中和”是中医的基本理念之一,其贯穿于中医诊病、治病的始终。人体功能的中和、平衡、协调始终是健康的基础。


作者:孙霄 马淑然

本期编辑:肖可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