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垒:提升感召力,传播中国文明

【专家观点】时间:2023-10-19      来源:本站      

新闻信息的传播和文明文化的传播有很大差别。文明是一种软性的力量,所以要以软性的方式来传播。但目前还存在用比较“硬”的新闻传播的方式来传播文明文化的现象,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文明交流和传播,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还存在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比如在巴勒斯坦现代文学理论家、批评家萨义德看来,东西方文明之间,表述和被表述背后是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这是一个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的问题。

西方对于中国的表述还具有较明显的“过去控制现在”的特征,用他们过去对中国的印象来理解当下的中国,试图增强对于相对陌生的、作为他者的中国的控制和把握能力。这也造成我们虽然希望以当代事实、以文明交流互鉴的方式与西方对话,但是西方总是用“冲突观”来理解我们的现状。与此同时,在传播中国文明的过程中,还存在西方自我认同的强大阻力。比如,部分西方人觉得,接受中国的文明观,会导致其文化自我认同的下降甚至归零。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国文明的重振崛起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传播中国文明,关键是提升文明的感召力,一方面通过“内修文德”,把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文化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传承好、发扬好;另一方面,也要“外广交游”,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展现中华文化和中国文明的独特魅力。

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目标追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中华文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与此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列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新时代的中国文明被赋予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重任。这些新表述新概括新论断给我们以极大鼓舞,增强了我们传播中国文明的底气,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力量。

二、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传统中国文明的精髓在不断融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

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间断的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励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在挫折中不断浴火重生。世世代代的先人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寻,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词到三星堆重现世界的遗迹,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既熔铸了我们的民族之魂,也给全人类留下独特的文化遗产和共同财富。“盛世修史、明时修志”,精心挖掘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不断融入现代社会,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重要责任。

当代社会,物质和精神的矛盾越发突出,“意义”找寻并不能通过物质的发展进步而得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道德理想,“天人合一、合而不同”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担当和拼搏精神,甚至“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的豁达态度,都能够为当代人们面临的普遍问题和相似困惑提供参考和指引。物质不足必求之于外,精神不足必求之于已。当世界日益从追求物质的满足转向寻找精神的安宁,或者既追求物质的满足也要追求精神的安宁之时,强调“持中求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更加凸显出独特的当代价值。

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潜力发挥出来,真正成为当代社会人们心灵的一盏明灯,就需要让它们从历史中“走出来”“活起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随手可及、随处可用的文化资源。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包装和宣传推广,让收藏在宫廷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不再遥远。要用现代理念来对待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打造成为一个个可以迭代、易于传播的文化产品,使其更加大众化、通俗化,不仅具备深厚博大的历史文化韵味,也能够提供给人们符合当代趋势的审美享受。

三、总结提炼当代中国创造的新文化,使饱含时代精神的中国文明成为人们的精神坐标

近代以来,特别是建党百年来,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仅很好地解决了贫困、发展、生态等诸多全球性难题,还形成了重要的思想和文化共识,创造了当代中国的新文化,“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这些饱含时代精神的新文化,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改革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成为指引人们不断奋勇向前的精神坐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当代中国创造的新文化,虽然是来自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寻找自身发展道路的独特探索,但其中形成和显示出的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兼顾效率与公平等经验模式和精神气质,也为世界各国所共享,特别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弱小民族实现经济发展和民族复兴提供了重要借鉴。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下,人类的整体性在于核心价值的相通性。当代中国创造的新文化,既是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之提供了鲜活的现实案例,也丰富和完善着人类的共同价值,为之注入了独特的中国元素,推进其不断向前发展。

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博大的文化也要落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文明的感召力不仅体现在标之于外的口号和象征,也融会在百姓的吃穿住行,融会在礼仪、习俗、器物里,从而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从“故宫神兽”到“洛神水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一步步走进人们的生活。如何把当代中国创造的新文化表现好、传播好,充分展现“少年中国”的独特魅力和现实价值,展现中国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新习俗、新风尚、新追求,是提高中国文明感召力的重点所在。

四、与世界各国开展深层次多样化的文化交流,使中华文明与全球其他优秀文明和文化形成共鸣交响

在开放的世界里,要实现“近者悦、远者来”的文化感召,既要做好中华文化的发掘、创造和使用,也要“形于中”而“发于外”,在交流中绽放出中国文明的夺目光彩。

要开展多种类型的文化交流。中华文化多种多样,从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舌尖上的中国”“笔尖下的中国”;从旅居世界的国宝大熊猫到“全家出游”的版纳亚洲象,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交流资源。比如,对于前段时间全球目光聚焦的亚洲象,我们不仅可以交流野生动物保护的经验和实践、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保护理念、讨论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还可以让世界了解云南独特的民族风情、生物多样性的历史与现实,展现今日中国的进步发展。这就需要把生态的、人文的、历史的,甚至理念和政策的沟通交流叠加在一起,织就一张文化交流的壮美锦缎。

要开展多种层次的文化交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文化交流的目的就是既让世界从思想上理解中国,也让世界在情感上喜爱中国。实现这一目标,就不能依靠官方的发布介绍和主流媒体的信息传播,而是要靠各个领域、多种层次的文化交流。政府间的高层交往、机构间的多边合作、学者间的定期会晤,甚至中外百姓间的寻常互动,都能给世界了解中国提供独特的视角、从不同侧面展现中国魅力。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让世界认识和喜爱中国,需要的正是这种融入中外交往各个层面,吹面不寒、润物无声的交流之道。

要开展更具包容性的文化交流。文明的感召力既离不开特定文化的独特魅力,也需要博大的文明包容性。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大邦者,下流也”的理性认识,追求“旷兮其若谷”的境界胸怀。提升中国文明感召力的目的,不是寻求中华文化的独奏和霸权,而是在“美人之美”的基础上追求“美美与共”。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的基础上,更广泛地接纳、吸取其他文化的精华,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结合中不断创新和传播中华文化和中国文明,使中国文明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形成共鸣交响,共同构筑全人类的精神家园。

       本期编辑:申金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