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 “文化形象”何以建构“国家形象”

【专家观点】时间:2024-03-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形象塑造不可或缺的构成单元,是民族身份认同至关重要的坚实基础。文化及其物质形态(文化资源)在国家尤其是近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衡量国家凝聚力的关键核心变量。而在一个文化多样性殊为突出的全球化时代,以及“共同的历史记忆”和“集体无意识”成为民族身份标识双重语境下,以文化传播促进国际交流,以文化形象建构国家形象,成为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以文化自信和历史主动精神,讲好中国文化故事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传播好中华文化声音,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以良好文化形象更好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国际上诠释并构建融汇古今、融通中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与叙事体系。

文化立国:国家形象的核心要素。国家文化形象的塑造是文化底蕴(静态)和文化传播(动态)相互作用的结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我们要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文化故事,不断塑造集悠久辉煌的文化底蕴、兼容并包的文化气度、多元一体的文化精神、广阔深远的文化境界、巨大强劲的文化力量、创新发展的文化品格于一身的中国国家文化形象,有力应对并化解国际上形形色色的文化挑战,保护我国的文化特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升我国在国际文化领域的话语权和话语力。同时,良好的国家文化形象还可以加深国际上对中国文化传统、文化制度、文化观念、价值理念、历史底蕴以及民族性格、国民素质、精神品格、行为模式等的认知和理解,为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形象、经济形象、外交形象、军事形象塑造提供“文化支持”。

文化立世:跨文化传播中的“形象大使”。随着中国国家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国家形象定位与认知进入一个多领域延伸、外部负面叙事增多、复杂化描述的震荡调整阶段。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坚持“西方中心主义”意识形态和零和博弈冷战思维,为维护自身狭隘国家利益的需要,炮制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全方位防范甚至遏制中国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亲和力、感召力及其秉持的和合理念,中华文明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在国际交往中扮演着国家“形象代言人”的角色。加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构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新格局,通过主动化解遭扭曲、误读的被动局面,可以破除西方国家对我负面话语设置与议程设定,重塑中国国家形象,防范其他国家和势力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污名化操作。

文化立魂:国家形象的价值表达。任何一种文明和文化,都是其主体价值观的精神形态。开展文化国际传播和国际文化交流,既是文化的自我表达,也是一种价值表达,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同时,“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任何一种文明或文化又都或多或少蕴含着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华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协和万邦的基本特质和“和合共生、和而不同”的思想理念。对中国而言,以文化自信、历史自觉和精神主动,加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关乎中国的文化形象在国际上的建构成效(文化传播力),关乎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文化主体性),关乎中国在全球社会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文化身份,关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际支持。面向海外阐释中华文明观,可以破解“西方文明优越论”,重塑中华文明的世界性历史地位;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可以化解“西方文化中心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破除文化虚无主义的错误迷思和现实危害;在国际上讲好“三个中国”(“传统中国”“现代中国”“未来中国”)文化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建构更加立体、更加多元的全景中国镜像。

文化立信:文化交流破解“文明冲突论”。“人无信不立,业无信则不兴,国无信则衰。”诚信是立人、立业乃至立国的基础。国家的诚信来自其文化根基及其坚持的文化立场,尤其是与其他文化的相处之道。东西方在“文明认识论”和国家交往哲学方面存在根本对立。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明冲突论”,认为“文明的冲突”是人类社会冲突的根源和冷战后全球政治演变的基本规律。在最高权威缺失的无政府状态下,不同文明之间很容易产生误解、矛盾、摩擦乃至冲突、对抗。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和谐共生、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本质上属于“文明和谐论”。“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既是对“文明冲突论”的有力证伪,也是对当今国际体系中西方文化优越论和“西方中心论”“西方中心主义”话语霸权的有力破解,有利于开创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并助推古老文明共同复兴。正如亨廷顿本人所言:“文化的共存需要寻求大多数文明的共同点,而不是促进假设中的某个文明的普遍特征。在多文明的世界里,建设性的道路是弃绝普世主义,接受多样性和寻求共同性。”在多文明的世界里维护和平需要“共同性原则”:通过文化交流来寻求和扩大共有的价值观、制度和实践。

作者:汪长明,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编辑:申金鑫


分享: